Summary

大会概述

  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 2022年9月16日-19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联合主办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
  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以“智能加速度 网联新生态”为主题,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聚焦产业热点,研判市场趋势,从政策、技术、应用、市场、金融等维度出发,设置“引领篇”“支撑篇”“聚合篇”“突破篇”“驱动篇”“共赢篇”六个篇章,以“向未来”“夯基础”“稳链条”“强技术”“创应用”“铸融合”多个纬度展开主体内容,在大会召开期间集中呈现1场开幕式暨主论坛、7场主题峰会、6个特色专场、1场闭门会、1个展览会。

Schedule

日程

日期 会议
9 月 16 日
引领篇: 向未来
上午 开幕式
下午 主论坛
国际合作圆桌论坛(闭门会)
9 月 17 日
支撑篇: 夯基础
上午 主题峰会一:政策法规与规模化发展
主题峰会二:双碳目标与未来出行
主题峰会三: 新型基础设施与数字化赋能
9 月 17 日
聚合篇: 稳链条
下午 主题峰会四: 产业链价值链提升
顺义专场一: 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挑战与产业前景
顺义专场二: 开放创新赋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9 月 18 日
突破篇: 强技术
上午 主题峰会五: 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
ICT 企业专场: 智能芯片与汽车软件
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国际论坛
9 月 18 日
驱动篇: 创应用
下午 主题峰会六:智慧交管与车网协同
未来汽车开发者大会
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顺义基地实地调研
9 月 19 日
共赢篇: 铸融合
上午 主题峰会七: 投融资助力产数融合
汽车企业专场: 全球化之路

Past guests

部分出席嘉宾

齐普策 欧洲汽车工业协会主席
钟志华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董扬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葛树志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终身教授;青岛大学未来研究院发起人
徐留平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康林松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 奔驰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
吴晓如 科大讯飞执行总裁
程鹏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刘文强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Alexander Kraus TÜV 南德意志集团交通服务部首席技术官 、IAMTS 联盟创始人及主席
韩旭 景驰科技CEO
张琳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 副总裁
吴志新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邹广才 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
徐长明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
曹斌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西产 同济大学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
顾维灏 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
张然懋 联通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单记章 黑芝麻智能科技CEO
田大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
李丰军 AUTOSEMO主席、中汽创智CEO
夏珩 小鹏汽车总裁兼联合创始人
安尔翰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研发高级执行副总裁
辛克铎 联通智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永伟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秘书长兼首席专家
西格丽德·德·弗里斯 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
乔治·斯穆特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爱因斯坦奖获得者
齐向东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史蒂凡·哈通 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
理查德·达姆 德国联邦汽车运输管理局局长、联合国欧洲经委会自动化和智能网联汽车工作组主席
野中秀紀 联合国GRVA自动驾驶测试技术工作组主席、日本JASIC日内瓦办公室主任
林润华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
安晖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单宏寅 上海银基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张相木 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理事长
付炳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金涌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席军强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书记
张建伟 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德国汉堡大学信息学科学系教授
张春晖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斑马智行联席CEO
宋向辉 交通运输部公路院ITS中心副主任
福永茂和 日本经济产业省汽车课ITS自动驾驶推进室长
李杨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副会长兼执行秘书长
高大鹏 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海 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俨 高通技术公司技术标准副总裁
Dennis Laudick Arm汽车产品战略副总裁
王伟宝 集度智能驾驶负责人
施睿哲 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巍 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协会秘书长
Juergen Meyer 罗德与施瓦茨公司(德国)汽车业务副总裁
叶盛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
蒋健 博世中国副总裁
雷小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特聘研究员、副教授
申科远 宝马中国高级副总裁
公维洁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
简国栋 四维图新高级副总裁
托马斯 波士顿咨询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
丁丁 上海芯旺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
左晓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原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
刘琪 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吴冬升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穆酷思 埃森哲大中华区汽车业主管、董事总经理
张宁 小马智行副总裁
余鹏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嵌入式平台总经理
孔德亮 奇安信集团副总裁
捷菲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王笑京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陈平路 ams OSRAM高级副总裁
周炜 交通运输部公路院汽运中心主任,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莱纳·霍夫曼 CEO of carhs.training gmbh
何德旭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Matthias Bandemer 安永咨询公司合伙人
石建萍 商汤绝影智能汽车事业群智能驾驶副总裁
刘培龙 北京汽车集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上野贵志 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陈涛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副总经理
朱峻涛 北京中软政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
张德兆 智行者科技创始人CEO
范雪俭 天融信科技集团车联网安全总架构师
宫智 绿盟科技集团副总裁
孙驰天 中国互联网协会车联网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腾讯仿真技术总监
曾爽 《中国汽车市场》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宋阳 知行汽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马喆人 嬴彻科技创始人CEO
方仲友 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奉玮 蔚来汽车首席财务官
宋爽 重庆长安汽车国际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吕欣鸿 360数字安全集团智能汽车安全事业部总经理
李文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5G智能应用业务部总裁
刑勋 采埃孚科技电子与驾驶辅助系统副总裁
郁俊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曹彦飞
吕晓辉 律商联讯(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于骞 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EO
黄金晶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法规室副主任、负责人、副研究员
邓志东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勋宏 上海优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TO
陈士华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张亚楠 中汽中心信息安全首席专家、汽车学会信息安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智能网联创新联盟信息安全工作组副组长
陈璟玥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李庆文 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
夏华夏 美团副总裁、首席科学家
魏东 首汽约车CEO
邹博松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智能网联汽车测评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
胡小波 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国君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自动驾驶业务CTO
罗军民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赵德胜 大唐高鸿智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总经理
克里斯汀·卡维格兰里奥利 泰雷兹汽车业务副总裁
温熙华 浙江海康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文银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原院长
汪军 吉利控股集团碳中和管理负责人
冈丹尼斯健五 新思科技高级解决方案架构师
陈蜀杰 芯驰科技副总裁
李刚 北京大学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理事兼研究员
周斌 MathWorks公司中国区汽车行业专家
陈贞 北京镝石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Wonderful review

精彩回顾

开幕式及主论坛

随着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汽车产业正迎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竞争格局加速重构。作为世界最具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中国汽车产业,正在全面推动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协同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致辞

靳伟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加速引发汽车产品形态、交通出行模式和城市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变革。北京是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城市之一,未来将结合全球数字标杆的城市建设,以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为平台,加速技术迭代拓展场景应用,积极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高地。
致辞

辛国斌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励技术创新、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发展环境,有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坚持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路线,强化创新驱动,优化政策供给,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
致辞

刘钊

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

公安部高度重视、积极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聚焦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测试通行、交通事故责任等问题,积极推动道路交通安全法完善修订,推进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指南、十项技术标准申报编制,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创造良好的法规标准环境。下一步,公安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借鉴国际经验,总结各地示范应用做法,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由道路测试迈向量产应用。
致辞

李国平

交通运输部安全总监兼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

交通运输部始终关注全球交通科技创新趋势,积极推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行业应用。近几年,交通运输部在促进自动驾驶发展和应用方面持续发力,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开放协同的政策环境。未来,交通运输部将加强协同合作,与工信部、公安部等部门一起,不断优化政策供给,支持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出台自动驾驶地方性法规,因地制宜开展区域性示范应用,为支持完善自动驾驶相关法律积累实践。
致辞

张玉卓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世界瞬息万变,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加速演进,催生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互联,智能网联赋能实体产业,加速产业结构重组、价值重构、生态重塑,引领汽车工业实现变革与创新日益活跃的新时代。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构建开放协同网络,愿与世界各同行一道,深化互信合作,共同开创智能网联汽车的美好未来。
主持人

姜广智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

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极为深刻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不仅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深层次地融入到全球创新生态中,也要筑牢产业发展基石,构建更加稳定、安全的产业体系。
主旨发言

西格丽德·德·弗里斯

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

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ACEA 与工信部装备中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与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建立了成功的合作机制。智能网联汽车是一项全球性的事业,如果希望充分地享受这些技术带来的收益,法规的国际协调是必不可少的。当我们谈到建立全球数据经济时,数据的自由流动非常关键。我们呼吁中国、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尽快通过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促进汽车数据跨境传输。
主旨发言

钟志华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

世界上技术发达的国家都会把汽车产业作为重要产业,甚至是支柱产业。汽车产业带动了工业的发展,工业反过来支撑汽车产业的发展。当前,汽车的智能化远不仅是驾驶,在驾驶智能化之前就有很多智能化。但智能并不意味着无人,无人也不代表更高境界的智能。希望大家能够更系统、更全面地看待智能化,减少低水平重复,更好地推动汽车智能化发展。
主持人

付炳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作为世界最具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中国汽车产业,在政策的战略指导下,在市场和消费者的牵引下,全行业持续坚持创新驱动,正在全面推动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协同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主题演讲

孔磊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主任

经过两年的培育引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聚集了包括百度、小马智行、主线科技、新石器、云控智行、国际制图、亮道智能等在内的车路云网图关键要素企业40 余家。智能网联汽车相关领域参与示范区建设的企业超过100 家,并与清华、北大、国际智联等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平台企业合作,在示范区深入开展新技术的科研应用工作。
主题演讲

乔治·斯穆特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爱因斯坦奖获得者

汽车在社会学上对人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910-1930 年,汽车的数量变成了马的十倍,马的数量在减少。到了1950 年,马已经很稀少了,汽车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汽车的数量随着人口的数量一起增长。我们可以期待类似于电动汽车的事物再次成为主导,也可以期待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因为该领域仍处于发展阶段。
主题演讲

康林松

梅赛德斯- 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

我们很荣幸再次参加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整个汽车行业正处于转型之中,梅赛德斯- 奔驰也在积极求变,聚焦数字化和电动化转型。我们希望通过释放这两个领域的潜力,满足客户的需求,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客户,因为中国是梅赛德斯- 奔驰全球最重要的单一市场。对豪华汽车市场而言,中国是未来10 年创新和增长潜力最大的市场。我们将继续为深化中德合作贡献己力,共创美好未来。
主题演讲

齐普策

宝马集团董事长

当今的中国基础设施和城市数据联通已经非常领先,这些城市数据中心造就了中国城市超越其他城市的全球竞争优势。宝马集团支持这一云战略,其基础设施数据可供访问,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信息,从而在车辆上开发全新的服务和功能。
主题演讲

史蒂凡·哈通

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

博世一直积极推动与本土行业伙伴的合作。博世正在积极投资优质有深度创新的科技公司,特别是在电气化、电动化、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领域,我们希望通过支持这些公司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落地,加速构建未来移动出行生态圈。
主题演讲

程鹏

四维图新CEO

电池已经不是制约车卖得好不好的关键核心要素了。数据的作用正在突显,用户的体验变成了车能不能卖得好,和对手相比是不是有核心竞争力,和其他厂家的产品相比到底怎么样。所以我把数据叫做新燃料,和锂矿一样有价值,甚至价值更大。
主题演讲

李震宇

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部群组总经理

面对时代发展的机遇,我们认为,中国走出了一条创新的道路,也就是单车智能加网联赋能的发展路线。它在技术层面将加速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落地和更广泛的汽车智能化。在未来,汽车的定义将不仅是车辆本身,更将成为城市智能化的延伸和城市智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题演讲

吴晓如

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总裁

科大讯飞作为国家语音语言研究中心和认知智能重点实验室的承担单位,将进一步加大投入,争取在相关的人工智能基础上,进一步快速突破,为整个汽车智能化提供更好的基础。
主题演讲

孔德亮

奇安信集团合伙人、副总裁

现在数据安全防护基本上形同虚设,整个数据安全基本形同裸奔,所以奇安信提出来要先理后治,先识别关键的数据资产,进行最基础的网络安全防护,进而再进行系统的治理和体系的规划,随后展开分类分级的细致工作。
主题峰会一

政策法规与规模化发展
峰会一主持人

张相木

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理事长

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法规建设、标准制定、技术创新、市场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度交流,凝聚思想、汇聚共识、探索道路,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迈向新台阶。
致辞

郭守刚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

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我国政府积极探索“单车智能+ 网联赋能”的车路云融合发展思路,发挥政策法规引领作用。工信部将从推进标准研制和准入管理,优化测试示范应用环境,强化网联基础设施,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等四方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主题演讲

徐长明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

人工智能深入各个领域,助推消费者对科技赋能汽车的期望,我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表现出强烈偏好。截至2022 年8 月末,我国电动汽车销量达到352.7 万辆。2022 年1 月至8 月,国产电动车乘用车渗透率平均值达到25.9%,电动车已经从上下两端向中端发展。2022 年1 月至7 月,A 级电动乘用车销量达到110.6 万台,环比增速68%。
主题演讲

理查德·达姆

德国联邦汽车运输管理局局长、联合国欧洲经委会自动化和智能网联汽车工作组主席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 目前确定了3 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和保障的关键原则,还定义了一项重要安全准则,即自动车辆不应造成任何不可容忍的风险。目前UNECE 正在研究发展一项新规定,即负责动态控制辅助系统的DCAS 制度。
主题演讲

吴志新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和行业监管对标准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在工信部和国标委组织下,形成《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2 年版)》(征求意见稿)。新体系面向单车智能和网联赋能,兼顾企业和政府需要,统筹国内、国际标准法规,为筑牢安全底线、推动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主题演讲

张永伟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首席专家

我国需根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进度,统筹推进法律法规修订;明确标准统筹管理机构及协同机制,通过“上层文件指导、中层机构协调、下层企业支持”的模式推进标准制定;加快制定数据安全及分类分级、软件在线升级、预期功能安全及测试等方面的标准;推进复杂应用场景试点,逐步拓宽应用边界。
主题演讲

公维洁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

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开展系统性部署;调动跨行业力量,充分凝聚共识;围绕产业需求,加强L3/L4 部署应用;基于我国国情,充分借鉴国际经验;许可先行先试,推动试点探索。
主题演讲

野中秀纪

联合国GRVA 自动驾驶测试技术工作组主席、日本JASIC日内瓦办公室主任

日本是最早开始讨论实现3 级及以上自动驾驶的国家之一。2018 年,日本制定3 级和4 级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指南。2020 年6 月,高速公路同车道时速60 公里或以下的自动驾驶系统(低速ALKS)法规获得通过。2022 年6 月,日本通过了允许以60 公里/ 小时或更高速度(3 级)变道的法规。
主题演讲

宋向辉

交通运输部公路院ITS 中心副主任

智慧公路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要从交通运输的本质和使命出发,以让交通运输系统更加安全、高效、绿色为目标,提升使用者的出行体验,为管理者创造价值。智慧公路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集技术、产业、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建设、商业模式等要素于一体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国情,统筹谋划。
主题演讲

陈贞

北京镝石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为系统且科学地评估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性,国内提出一种基于场景的“三支柱”综合安全测试评估方法,聚焦模拟仿真、封闭场地和实际道路三种测试方法的定位及关系。为应对基于场景的测试评估需求,激活行业已有的多源异构场景资源,需建设多场景集多引擎模拟仿真测试服务平台,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部署及管理。
主题峰会二

双碳目标与未来出行
峰会二主持人

杨文银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原院长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如何与交通、城市相融合,促进出行生活方式的绿色变革,实现零事故、零排放的美好愿景,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的共同努力。
主题演讲

田大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车路云感传一体化系统是支撑智能网联汽车迈向产业化应用的战略前沿技术。未来该系统将服务于新一代智能交通和智能网联汽车,也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主题演讲

夏珩

小鹏汽车创始人、总裁

实际市场推广中,电动汽车面临着购买成本高、充电不便利等问题。小鹏汽车坚持走超快充的补能路线,解决车友们在出行道路上的后顾之忧。且在智能化方面,小鹏汽车也进行了多次革新,将智能概念从单一场景扩充到多个场景。
主题演讲

闫磊

首汽约车副总经理

未来城市交通出行应该是什么样的?首先要去考量自动驾驶所带来的城市运行情况和司机生活会不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希望政府层面和城市层面进行统一监管。另外,数据要更精细化,使交通工具更智能,并且能与车辆进行良性的互动,最终实现绿色出行。
主题演讲

李庆文

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

混合动力也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混合动力的技术周期不是短期的,不要认为它完全是过渡技术,其实它是需要持续创新的技术和产品,贯穿于双碳目标实现的全过程。在双碳背景下,除了纯电动外,混合动力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还需要提高和普及。
主题演讲

温熙华

浙江海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智能网联汽车需要各个产业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要以业务需求为牵引,以可持续运营为目标去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并建立业态发展的有利方式,避免无序、内卷的恶性循环,共同推动行业的稳健增长和稳健发展。
峰会三

新型基础设施与数字化赋能
峰会三主持人

李杨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副会长兼执行秘书长

5G、V2X 等信息通信技术及基础设施的发展,让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化跃升到了新高度,以更好地面对日益复杂的应用场景。“车-路- 网- 云”协同,让各种类型的汽车数据紧密结合,使智能网联汽车有了安全的驾乘体验,大大提升道路整体通行效率。
主题演讲

席军强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书记、教授

第一,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人的载运需求。第二,当前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现状还无法满足所有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最后,由于云端的介入,智能网联汽车将可以为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和基础。智能网联汽车是以服务人为核心的,其最终的目标将是实现“个性化”的自动驾驶。
主题演讲

福永茂和

日本经济产业省汽车课ITS自动驾驶推进室长

当前,全球汽车行业正面临着百年一遇的变革,尤其是为了实现碳中和,电动汽车逐渐在世界各地普及。日本将以最优方式组合动力系统、能源和基础设施,探索不受特定技术限制的各种路径,提升智能交通水平。除了电动化之外,日本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服务化也在稳步发展。
主题演讲

袁博

斑马智行副总裁

目前,操作系统和芯片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各个大型投资机构和世界主流的厂商均在加大投入。但是,无论是在操作系统还是芯片领域,都还处在创新探索的初期,这也给了国内厂商打开竞争和追赶的窗口。无论在哪个时代,独立的、开放的操作系统,都是聚集产业链、构建生态系统的关键。
主题演讲

上野贵志

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日汽协的目标是零事故、零拥堵、自由出行、高效物流,力争到2050 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移动出行社会目标,充分利用自由移动出行创造新的价值,解决相关问题,并为此付出无限的努力。日汽协在重视安全性的同时,也在推动自动驾驶系统的体系化和相关评估,积极致力于国际法规标准的协调工作。在自动驾驶推广普及方面,日汽协期待与世界各国一起合作,共同克服相关的课题和挑战。
主题演讲

段拥政

德赛西威执行副总裁

德赛西威通过深入洞察用户的体验需求,针对不同的出行场景,围绕安全、舒适和高效三个关键词,打造用户出行体验,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场景体验设计。段拥政进一步指出,德赛西威将积极携手客户和各行业伙伴,协同共建车路云一体化的高质量融合体系,以卓越品质的智慧出行解决方案,不断引领智行。
主题演讲

林祥

镭神智能华北区负责人

激光雷达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在车载感知和路侧边缘计算。他认为,针对无人驾驶,多传感器才是永恒的最优解。
主题演讲

陈达

上海优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MO

电动化成就了汽车成为第三生活空间、网联化的发展让立体通信网络成为大趋势、智能化进一步解放了驾驶员的时间、共享化可以为用户量身定做座舱设置。上海优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大力发展5/6G 建设、尽可能的将自动驾驶软件计算能力下沉到边缘,降低时延,提高效率、加大智能座舱的娱乐应用投入、打造让大家更加满意的生态环境。
峰会四

产业链价值链提升
峰会四主持人

罗军民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智能网联汽车进入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的新阶段。但受到当前疫情徘徊、原材料供给不足、芯片短缺等影响,韧性与稳定成为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价值提升的重要参考。
主题演讲

安晖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基于长期研究成果和评测实践,分析了车控操作系统需要满足的专业要求,并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标准草案,提出“车控操作系统测试指标体系 1.0”,从协议符合性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信息安全测试、功能安全测试等 6 方面确定测试指标。在此基础上,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研究形成《车控操作系统测试规范 1.0》。
主题演讲

李刚

北京大学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理事兼研究员

在战略方面,中国汽车工业企业需要培育全球战略级创新思维。在具体执行层面,通过几种典型的合作模式推进跨行业协作。随着中国的汽车正在变得越来越智能化,汽车已不再单纯是一个现代交通工具,未来还将成为一个数据中心。这个新的身份意味着在汽车进入智联互通的大算力时代,芯片的性能将会直接影响汽车的智能。
主题演讲

陈蜀杰

芯驰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

车厂和供应商已形成“共赢”的新关系,芯片走上了前台。本地可控的供应链重要性更加突出。供应链内容已从过去分布式架构变为现在的域控制器架构,并正走向未来的中央计算平台架构。作为国内首个“四证合一”的车规芯片企业,芯驰科技的产品已经覆盖90%的中国车企,中国芯不仅可以“放芯”驰骋,还将在进一步走向世界。
主题演讲

杨宇欣

黑芝麻智能CMO

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车企已经崛起。中国车企的创新已经转移到芯片和自动驾驶。车路协调是自动驾驶的必然趋势,可能成为中国智能交通领域弯道超车的一个机会。同时,芯片架构的创新推动了智能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变化,开放的国产大算力计算平台带动了本土供应链发展。
主题演讲

克里斯汀·卡维格兰里奥利

泰雷兹汽车业务副总裁

数字身份识别技术可满足智联应用对汽车财产和驾驶安全提出的新要求。以可信方式管理数字ID 的生命周期,以安全方式进行数字ID 的存储,并实时监控汽车生态系统的安全,这需要为各类参与者创建可靠且多样的数字ID。为满足汽车和出行市场的重要要求,泰雷兹提出了可信密钥管理器解决方案。
主题演讲

毕海洲

大唐高鸿智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传统单车智能存在局限。C-V2X 可以与传统单车智能进行互补,如CAEB 技术相对AEB 技术增强了分析能力,能够增强汽车的反应能力。在C-V2X 发展的第二阶段,C-V2X 增强了车车/ 车路协作应用和数据共享,更适合自动驾驶应用。应尽快提升C-V2X 车联网的“两率一感”,即路侧覆盖率和车端渗透率,以及老百姓的获得感。
主题演讲

冈. 丹尼斯. 健五

新思科技高级解决方案架构师

随着软件开发方式变革 ,采用DveSecOps 逐步成为趋势。企业在考虑供应链安全方面,必须了解如何进行软件集成,谁做测试,做了哪些测试,谁负责软件的哪些部分,必须了解是否使用了开源软件,并掌握使用的许可证类型存在哪些风险。在安全测试阶段,要关注与软件透明度相关的活动。
主题演讲

赵晨星

MathWorks 公司中国应用工程经理

在第一次数字转型中,软件提升硬件,汽车工程师不熟悉代码编写,利益相关方无法有效进行评审,错误发生过晚导致修复成本高。在第二次数字转型中,软件定义汽车。挑战是跨学科专业知识、硬件原型不足且昂贵。如何符合行业标准以及如何让错误发现更及时,需要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的应用,这样就能搭建软件工厂。
峰会五

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
峰会五主持人

辛克铎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副主任

随着人工智能、5G 大数据、物网联、云计算等新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加速渗透,汽车正成为车轮上的数据中心,软件定义汽车逐步成为共识和广泛世界,辅助驾驶、人机交互等新功能也已实现,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与此同时,智能网联汽车中的信息对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各级政府与行业的高度重视。
致辞

张光明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副局长

为进一步做好车联网安全工作,助推汽车的发展,我愿提三点倡议。一是把安全摆在突出位置,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二是把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加快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强化核心技术攻关、产品应用创新。三是把融合作为发展的关键,鼓励科研机构高校、行业组织和企业各方加强协作,促进产学研用交流合作。
主题演讲

左晓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

有人说数据出境政策过于严格会影响到经济发展,这个需要全面看待数据评估和出境安全管理政策,不是所有数据都必须通过以上途径,而且数据出境安全管理政策不是限制数据出境,而是规范数据出境。数据出境之前有没有经过梳理、处理,出境的受否为重要数据,在出境数据中个人信息能否匿名化或者事先剥离,这是值得思考的。
主题演讲

捷菲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希望从组织、流程、技术、人员等方面,以数据分类分级为基础,实现对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范围内海量多元和非结构化数据的统筹管理,逐步使安全关口前移,提升数据合规治理能力。未来示范区将继续积极探索制度创新,推动前沿技术应用,全面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为企业提供安全优质的环境和服务。
主题演讲

宫智

绿盟科技集团副总裁

从智能网联汽车这几年的发展路径来看,其核心风险有两大面,一方面是车的智能化,车越智能越意味着自身代码量越多,BUG 就会出现的越多,车辆的安全风险就会增加。另一方面是网联化,安全都讲曝露面,网联化意味着对外连接的数据越多,曝露面就越大。随着车辆实现智能网联之后,所有连接点都可能存在暴露面,是潜在的风险。
主题演讲

许斯亮

奇安信集团车联网研究院院长

在通信层面,智能网联汽车相比传统的电脑和手机要更复杂。其面临四大面的安全风险,车辆本身车端层面、传输端层面、路侧端层面以及传统的云平台层面。从内外部来讲,内部其实面临的是供应链的安全风险,因为整个汽车是高度全球化的产业,供应链长;还面临来自外部的靶向攻击的安全风险,有人会恶意破坏和渗透。
主题演讲

范雪俭

天融信科技集团车联网安全总架构师

为什么车联网领域要求纵深防御?车路云包括多级供应商体系,对纵深防御能力的需求要大于单点防御能力。为什么要求协同联动?在应对供应链安全以及车路云安全时,很容易导致安全碎片化和孤岛效应,所以协同大于单点。为什么要求弹性自适应?汽车行业很讲究成本, 一开始在应用的时候,一定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安全措施应用。
主题演讲

明亮

360车联网安全首席科学家

智能网联汽车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交汇地带,是软件重新定义汽车。数字化有四大特征,一是一切皆可编程,二是万物皆要互联,三是大数据驱动汽车,四是智能解放生产力。通过自动驾驶,智能化可以替代双手,实际上是把生产力给解放出来了。但这也会带来新的安全挑战,需要各方协同保障汽车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
主题演讲

李岩

中汽数据公司数据平台室主任

通过对企业的调研,我们发现企业在信息安全方向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包含合规能力建设需要深化、风险管理等需要加强等。企业层需要从CSMS、SUMS 等一系列的管理体系进行整体的建设;产品层需要从概念到研发到生产运营以及到回收报废的全生命周期来聚焦信息安全,进行相应解决方案的制定。
主题演讲

邹博松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智能网联汽车测评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

对于监管部门,希望加快完善补齐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加强安全监管力度。对于行业组织,继续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标准体系,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健康生态。对于企业,建议加强企业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过程保障的安全防护意识,提升安全风险应急响应能力等等。
主题演讲

Matthias Bandemer

安永全球汽车领域信息安全主管合伙人

近几个月发生了多起针对汽车行业的网络安全攻击,这是网络安全风险成为企业风险组合中头号风险的原因。因此,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宏观经济威胁带来了三个新网络安全需求:一是网络安全需要从整个组织和数字架构进行全局考量。二是组织中整个价值链的安全操作至关重要。三是供应商需要于第三方风险管理公里合作。
峰会六

智慧交管与车网协同
峰会六主持人

刘琪

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的融合推动了智慧交通的建设,促进了交通管理模式的创新应用,为更加安全、更加智能、更加清洁的道路交通环境提供了保障。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深化践行车路协同技术路线,推动更大规模的车联网测试应用合理规划和优化发展城市设施基础建设。
致辞

俞春俊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自动驾驶与车联网技术的应用,道路交通的智能化、网联化程度显著提高,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为智慧交管创新应用提供了新的赛道,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主题演讲

王笑京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新一代数字化对交通的影响是全面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将推动道路交通形成新生态,同时带来新挑战,以人为主的自组织型道路交通与机器自主道路交通将同时在一个道路平台上运行,两种系统同时和交织的运行将形成一种新的道路交通生态。
主题演讲

吴冬升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未来的路侧部署将会是基于LTE-V2X+5G 蜂窝技术的形态,届时会部署大量的路侧智能设备。网络层则是需要网络切片和边缘计算等5G 网络技术的支持。车联网的应用最终可能落地的场景主要包括高速公路为典型的场景,还有城市内部包括点、线、面状的复杂场景。
主题演讲

张然懋

联通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城市交通管理问题不会因为城市的体量小而变得容易,反倒是因为人力、资金等方面投入较少,交通管理的矛盾、难度可能会更加突出,新型车路协同技术体系的引入提出了一种可复制、可快速普及的交通控制、优化解决方案,5G 核心网正在基于边缘计算的架构理念演进,其中边缘云将服务能力下沉到基站侧,降低传输时延。
主题演讲

李文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5G智能应用业务部总裁

中信科移动打造的5G 数智路口孪生系统利用5G+AI 融合感知、边缘计算等新技术赋能交通基础设施,将有效降低智能化建设成本、增强交通感知范围、大幅提升计算能力、切实协助交通监管,真正推动城市道路数字化升级,让车辆驾驶更安全,让城市交通更高效,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主题演讲

朱峻涛

北京中软政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

通过车路云数据协同,构建包含算力底座、算法使能、数据使能和业务使能的核心能力,可实现包含数据标准体系、数据共享交换、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的核心业务价值。当前,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深化践行车路协同技术路线,推动更大规模的网联车辆测试应用合理规划和优化发展城市基础设施。
主题演讲

李俨

高通技术公司技术标准副总裁

随着汽车网联化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正在迈向更智能的未来,汽车企业需要覆盖多个领域的先进技术能力。高通面向下一代汽车打造的开放、可扩展、可升级的系统级平台,覆盖数字座舱、车载网联和C-V2X、ADAS 和自动驾驶、以及车对云这四大领域,加速汽车成为个人电脑和手机之后最具前景的智能终端。
主题演讲

Juergne Meyer

罗德与施瓦茨公司(德国)汽车业务副总裁

随着5G 技术的升级,汽车的网联功能必将会增强。针对在特殊场景下以及在试验场中如何进行功能和通信验证,罗德与施瓦茨公司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测试解决方案,以确保实现更好的车辆互联效果, 为实现“零伤亡愿景”做出贡献。“零伤亡愿景”就是最迟到2050 年,不再有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重伤。
峰会七

投融资助力产数融合
峰会七主持人

李巍

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协会秘书长

资本市场作为科技创新的“助推器”,是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有生力量。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扶持措施,鼓励资本市场加大对雷达、芯片、摄像头、地图等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的投资,扶持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国推动汽车网联化、智能化、电动化协同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致辞

翁啟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是汽车产业变革下半场竞争的关键,需要金融资本的助力加持,加快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产融合作新生态。一要坚持技术引领,准确把握产业投融资方向。二要发挥平台作用,精准提升产业投融资效率。三要加强政策协同,优化完善产业投融资生态。
主题演讲

吴海

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体系变革趋势明显,电子电气架构由分布式向集中式转变,感知、交互、决策等层面衍生出更多软硬件投资机遇。在此驱动下,汽车领域投资持续活跃、未来预期乐观。其中,国家级基金关注4 方面投资机遇:一是核心技术突破;二是新量产技术;三是融合技术升级;四是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要求。
主题演讲

何德旭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在数字经济时代,产数融合具有客观必然性,已经成为大趋势。数字金融作为现代金融的具体表现,产数融合需要得到数字金融的支持。数字金融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加精准、更为安全地配置金融资源,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助力产数融合。可以通过发展大数据金融、区块链金融、人工智能金融、数字供应链金融、数字普惠金融等助力产数融合。
主题演讲

Thomas Palme

波士顿咨询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

人工智能与移动互联技术带来的现实与数字融合,与之相伴的汽车电气化和零排放趋势,将从根本上改变和撼动汽车行业。未来十年,市场和利润池将发生根本性变革,竞争格局也可能随之改变,胜负难分。在这一变革背景下,敢于把握新趋势、挑战旧商业模式的企业将拥有巨大的机会。
主题演讲

刘培龙

北京汽车集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汽车产业是横跨能源和信息创新的“母生态”,在整个产业大变革的背景下,生产企业与创新企业、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加速融合,产业资本作为桥梁纽带正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北汽产投十年持续深耕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通过产业投资工具牵动产业链,融通价值链,掌控创新链,构建生态链,推动传统车企与创新企业的双向赋能。
主题演讲

Markus Muessig

埃森哲大中华区汽车业主管、董事总经理

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行业各个参与方的着眼点和发力点。埃森哲在关于汽车行业的调研中发现,消费者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关注点,不仅在于产品本身,还在于客户体验。车企通常提供分散的品牌体验,消费者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也较低,尤其是在售后阶段。车企面临的挑战是为消费者提供与其他行业类似的轻松且个性化体验。
主题演讲

方仲友

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资本对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与构建“人、车、安全、生活”汽车应用生态场景的驱动与赋能不可或缺,这不但为广大车主使用车辆带来安全、省心、舒心的体验,更能创造车辆新的使用价值与场景感知,并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与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及培育消费者新需求的原生力量。
主题演讲

吕晓辉

律商联讯(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价值之一是提升驾驶安全和道路安全。通过分析发生在智能网联汽车上的交通事故及其车险理赔结果,并非所有的汽车新技术都能够实现预期中的安全性能提升,而车险理赔数据是衡量智能网联汽车新技术安全性能的客观依据。智能网联车辆数据可以赋能车险行业在车险用户历程的各个核心环节升级用户体验。
顺义专场一

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挑战与产业前景
专场一主持人

公维洁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

过去几年,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L2 级以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已经达到32% 以上。高等级自动驾驶在多种多样的场景中也发展迅速,比如Robotaxi、干线物流、无人公交车和无人配送,各个场景都在全国各地有了非常广泛的示范应用。
致辞

王磊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去年, 我国L2 级辅助驾驶乘用车新车市场渗透率已达23.5%,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30%,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要看到全球范围内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距离落地及大规模商业应用还有较长的一段距离,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一是安全风险带来了技术信任危机;二是资本过热可能导致的资源浪费;三是应用场景的发展不明朗。
致辞

张艳林

北京市顺义区常委、常务副区长

目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即将从技术开发和市场运营阶段进入到商业化应用阶段。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需要更为深入的探讨与研究。顺义先后制定发布了《顺义指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无人配送车管理实施指南》等产业研究成果和发展规划,助力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发展。
主题演讲

周炜

交通运输部公路院汽运中心主任、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自动驾驶汽车能不能用是企业的市场性选择,需要被监管。一旦下发相关许可之后,各级监管部门都对其具有监管责任。我们认为,城市物流配送、干线公路运输、半开放场地是可以优先发展的内容,不主张车辆的100% 的智能化、没有限制条件的运营。
主题演讲

黄金晶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法规室副主任、负责人、副研究员

为什么智能网联汽车需要双核驱动,通常认为,科技进步的最大驱动是技术,而法治通常作为保障在后面,甚至会有严重的滞后性。对于智能网联汽车来说,我们需要“法治+ 科技”双重驱动。
主题演讲

陈涛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副总经理

面对智能化和网联化带来的安全挑战,政府端,完善各个部委的协同管理机制和治理框架,同时完善保障机制,创新管理手段。企业端,更重要的是探索出自主可控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道路。行业端,应构建一套完整的汽车产品测试架构和能力,同时探索产业和第三方机构合作模式。
主题演讲

夏华夏

美团副总裁、自动车配送部总经理

自动配送在城市环境的大规模应用需要解决很多常规的问题,以及业务过程中交互的问题,包括车辆维修充电、保养、运营等问题。但总体来讲,在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政策基础方面,行业正在必经的过程中,我认为未来3-5 年会是自动配送大规模落地的时间点。
主题演讲

张宁

小马智行副总裁

我对Robotaxi 商用落地是比较乐观的,目前的判断是,在一到两年内,在技术上可以做到超过人类的水平。后续需要做好政策法规的支持以及规模化量产制造的准备,还需要两年时间,所以乐观地估计,Robotaxi 在2025 年左右应该可以迎来真正商业化、规模化的爆发点,依托万辆以上车辆级别落地的规模化。
主题演讲

霍舒豪

智行者科技创始人CEO

在无人驾驶相关的各个领域里,有些产品已经进入了商业化进程。但有些像无人出租车、无人小巴,在国内目前以示范为主。为什么智能驾驶会分级,其实在不同级别的落地和速度以及到达的时间点都是不一样的,像L2+ 或者L3 级这样的自动驾驶产品,在主机厂整个产品规划都有非常清晰的路线图。
主题演讲

侯军

毫末智行COO

我们认为,低速载物商用应该是L3、L4 级率先商用的起点,我们对Robotaxi 和RoboTruck 的未来很看好,但实现商用落地需要时间和努力。在低速无人物流车领域,我们的定位是生态助力者,所以在生态里从下到上核心能力全部打开,比如说工厂服务,到工业链服务,到系统工具服务,到车辆服务,到运力服务。
主题演讲

马喆人

嬴彻科技创始人CEO

智能重卡已经服务于中国头部快递快运平台以及领先制造业。我们的智能重卡的运输里程已经超过700 万公里,在干线领域的自动驾驶占比超过了90%。目前,在合法合规运行,实现安全可持续的前提下,已经能为用户产生正向的经济回报。
主题演讲

于骞

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EO

在我们来看,当前自动驾驶行业已经从几年前的技术时代进入到市场需求时代。面对这样的全新时代,不断发挥自身的优势,一方面要加强上下游产业的合作,更好地进行自动驾驶产品方案的定义,实现共创和共赢。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技术边界和安全认知,更好地迎接人机共驾时代的到来。
顺义专场二

开放创新赋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专场二主持人

孟凡兴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顺义专场二着眼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这一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的典型融合创新载体,以“建设开放共享生态,加速创新驱动发展”为主旨,激发创新灵感、落地应用成果,旨在赋能首都智慧城市建设和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打造科研开放共享生态和创新策源新高地。
致辞

徐晓俊

北京市顺义区委常委、副区长

智能网联汽车是北京制造四个重点特色产业之一,顺义区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方面已形成一定的集聚效应和品牌优势,本次活动将在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开放共享生态和创新策源高地以及更加先进的智能网联生态产业示范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致辞

司马红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副主席

此次大会是科协推动学术共享、策源科技创新的一次全新尝试,也是促进产研融合、服务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的一项具体实践。即将发起成立的“首都学术资源开放创新联盟”,将为推动智能网联技术创新,助力北京数字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致辞

林润华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副部长

作为信息技术与交通领域深度融合形成的战略新兴产业,智能网联汽车正逐渐成为学科交叉、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对于提升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国际合作水平,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主题演讲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

面对目前我国CPU 产业发展现状,建议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面向未来“主流CPU”市场,聚焦开源RISC-V 架构发展中国的芯片产业,尤其是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这些新兴领域可以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人才优势,共建RISC-V 的产业生态,增强RISC-V 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
主题演讲

金涌

中国工程院院士

当前我国已经进行到解决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的时代,用可再生能源代替大量的石油进口。目前的石油进口量是73%,随着车辆不需要加油,以后将不再需要进口这么多汽油。所以碳中和的到来标志着中国四个时代的变化,第一就是工业化时代要被信息化时代、高附加所代替,能源将由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能源。
主题演讲

张建伟

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德国汉堡大学信息学科学系教授

在自动驾驶方面,AI 已经成为自动驾驶核心的主流技术,包括数据、算法和芯片。未来的汽车已经具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清像机,以及海量的数据,包括海量的标注数据,高清激光雷达和视觉数据等,高可靠性的算法和高可靠性的芯片,已经为未来感知、未来融合定位、决策规划和控制执行起到了核心作用。
主题演讲

叶盛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

打造软件新生态,要抓住智能座舱,组织产业形成生态合力,加快形成汽车产业软件标准体系。对于数据新生态,要构建汽车产业的数据交换新生态,深度挖掘智慧城市、智慧出行等新型数据来源。关于跨界协同新生态,要顺应万物互联的发展趋势,加强跨界协同,共同打造智慧车连网络系统,创建产业价值新品牌,实现合作共赢。
主题演讲

宋阳

知行汽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观察全球主要经济体,智能网联汽车的渗透率从最近几年开始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目前的装机率已经达到23%,欧美国家比我国更高一些。预计在2030-2035 年,全世界装机率将会达到70% 以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会超过8000 亿的水平。
主题演讲

何丰

北京赛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测试当中有动力学、传感器、交通流的模型,以及环境的还原等。从渲染的角度来说很多人会误解——仿真的真指的是视觉上和真实的世界差不多,但这不是最终的真。仿真是让机器能够从机器角度去看到的这个世界和系统里的机器看到的世界一样。
主题演讲

孙驰天

中国互联网协会车联网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腾讯仿真技术总监

仿真测试对于自动驾驶的验证有三个很重要的优点,一是安全性,不会出任何事故;二是在时间和金钱的成本上优于路侧;三是对于自动驾驶算法的软件OTA 所带来的回归测试,使用仿真测试明显优于道路测试。
圆桌论坛

开放创新赋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圆桌论坛主持人

曾爽

《中国汽车市场》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在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汽车市场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出现变化,在大背景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增量、新变量。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应用率也不断提高,可以看到许多乘用车企业已经在产品上布局了L4 级自动驾驶的硬件设备。与此同时,很多商用车企业也宣布在2023 年将实现部分商用场景的自动驾驶落地。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究公司也快速迭代技术和产品,这就意味着自动驾驶正处在从技术路线提出到产品应用落地,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圆桌论坛

雷小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

路上比空中复杂很多,因为空中允许的误差还是比较大的,地面车道两米多到三米,首都机场的飞机跑道60 米宽,3800 米长。自动驾驶很多东西还是比较细的,一尺两尺就要出事故。所以数据员的保证肯定要注意,一步到位也不可能,就需要测试来实现。
圆桌论坛

何丰

北京赛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各家都有自己的场景集,数据非常多,但是无法复用,这导致重复劳动很多,每家都采自己的数据,并且独立应用。需要搭一个完整的大平台,这个大平台数据可以给到整个行业共享,这样我们才能够减少重复劳动,而且数据集会相对完整。
圆桌论坛

孙驰天

中国互联网协会车联网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腾讯仿真技术总监

面向驾驶员在环境中的测试,与算法测试有区别,我们用仿真系统进行自动驾驶算法测试的时候,默认没有驾驶员,是自动驾驶算法来驾驶这辆汽车。自动驾驶的仿真系统是在检测自动驾驶算法中的安全性或者稳定性,但同时我们也会关心仿真系统基于自动驾驶算法的结果。以自动驾驶算法在真的道路上运行时,能否感觉出区别,这也是我们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
ICT企业专场

智能芯片与汽车软件
ICT专场主持人

董扬

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联席理事长

在汽车芯片这样一个新的创新领域,非常需要像芯片联盟这样的机构发挥作用,我在参与工作中有两个感悟。一是汽车芯片发展需要新的行业间合作,机构联合起来做一件新的事情,形成汽车和芯片的合作。二是工作的模式不同,需要大量的创新,不是简单把国外的东西拿过来就可以,要和行业结合。
致辞

杨旭东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

第一,希望汽车行业进一步关注和支持芯片创新,加强多元化供应链的建设,提供强大的应用牵引;第二,希望集成电路相关企业抢抓机遇,选择汽车产业需求迫切、技术基础较好的产品加大研发、投入,加强软硬协同,关注汽车企业的应用反馈、积累数据,加强适配改进;第三,希望加强产业研究和关键重点技术研发,培育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主题演讲

李丰军

中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委员会主席

第一,加快技术发展与创新。各企业可以基于行业内已经形成的标准或优秀案例集中资源做更深层次的技术创新,避免行业内卷和垄断,制约技术发展创新的速度。第二,加强开源开放和跨界融合,形成万物互联、可应用的开放生态。第三,重视复合型人才培养。持续培养既懂汽车又懂软件的复合型人才,发展智能汽车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行业发展相接轨的人才培养之路。
主题演讲

邹广才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副总经理、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

芯片行业应根据技术成熟度逐步推进产品应用和匹配实验,重点在于引导和推动我国汽车芯片的技术发展和产品应用,打造自主创新的环境,在整体水平上提升竞争力,最终构建安全、科学、高效和可持续的汽车芯片产业生态。
主题演讲

Dennis Laudick

ARM汽车产品战略副总裁

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将会有两大挑战:第一,如何管理大量的软件;第二,随着应用软件的增多,将会导致硬件系统出现更多的不确定性,而Arm 将通过云技术和认知技术解决这些难题。
主题演讲

曹斌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随着本土化基础软件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围绕着软件定义汽车的生态系统将会不断繁荣发展。同时,芯片、控制器的开发企业也能够在相对成熟和稳定的软件框架下,不断推出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关键芯片和组件,真正发挥摩尔定律的作用。
主题演讲

余鹏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嵌入式平台总经理

应用软件领域是整车品牌体验差异化的重要部分。未来,小鹏汽车将思考如何基于SOA 的框架开放本地服务,第三方软件商可以基于开放的本地服务与自身内容服务有机融合起来,为终端用户创造更多的智能体验。
主题演讲

许艳华

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

当前多种因素促成汽车芯片产业迎来重大的历史机遇,我国芯片产业的从业者必须抓住。相信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支持下,在汽车芯片需求市场的保障下,通过芯片企业、整车企业、Tier1 的通力合作,我国汽车芯片产业一定会走向辉煌。
主题演讲

丁晓兵

上海芯旺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服务能力以及稳定的商务服务政策对汽车的发展至关重要。其中,自主知识产权方面,从汽车的角度来说,对底层的设计要掌握得非常透彻,一旦底层设计出现问题,是很难解决的。技术服务能力方面,现在汽车生产的周期逐渐缩短,因此对供应链供货速度的要求更高。商务政策方面,政策的稳定性十分重要。
国际论坛

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国际论坛
国际论坛主持人

张琳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副总裁

中德两国友好往来、源远流长,在汽车领域的产业合作更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同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果说中德过去几十年关系的主旋律是经济与产业的务实合作,那么汽车产业合作一直以来是中德关系的压舱石。
致辞

潘锋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中德汽车产业合作已近40 年,两国共同引领了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今年上半年,中德两国企业所生产和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已经超过了290 万辆,占全球市场的70%。北京市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目前已累计开放1427 公里自动驾驶测试道路,路测安全里程超过1400 万公里。
致辞

赵云峰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

中德两国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有许多合作契合点:一是加强对话、促进交流,共同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有关国际标准的制定;二是发挥互补优势、深挖合作潜力,共同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三是加强重点领域合作,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开创智能网联汽车高水平开放合作新局面。
致辞

徐晓俊

北京市顺义区委常委、副区长

顺义是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永久会址所在地,希望以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国际论坛为契机,推动中德汽车企业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顺义将一如既往提供优质服务和优惠政策,为德方企业和人才在顺义投资兴业、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致辞

马库斯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董事总经理

智能网联汽车从驾驶辅助到自动驾驶,汽车变得更加安全、更加智能、更加高效。2021 年德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允许L4 级自动驾驶车辆在公开道路运行的国家。我们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中国伙伴的友好合作,基于透明、平等、互信、互惠的原则,为全球市场准入和标准法规的协调一致作出贡献。
主题演讲

王志勤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

《中德车联网C-V2X 量产应用研究报告》从推动两国C-V2X产业发展出发,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分阶段开发量产应用,聚焦打造C-V2X 典型应用场景,探索与ADAS、自动驾驶融合应用;二是协同推进基建部署,推动信号机网联化升级和路侧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市主干道路RSU 覆盖;三是打造产品用户体验,优化直连通信核心产品,融合打造公众网络应用能力,并举推进C-V2X 用户体验;四是融合构建应用生态,挖掘车路协同数据价值,探索C-V2X 与城市建设融合的应用;五是持续推进应用验证,验证C-V2X 部件的系统性、端到端的可靠性,组织跨行业、规模化应用实践。
主题演讲

冷炎

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梅赛德斯- 奔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原则、核心目标是打造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汽车。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聚焦豪华定位,二是聚焦盈利增长,三是推动子品牌增长,四是增加经常性收益,五是加速汽车软件的开发,六是降低成本、提升产业布局。
主题演讲

葛思科

宝马研发中心商业发展副总裁

只有合作才能改变未来,只有众行才能行远。中国一直是宝马最大的单一市场,而且在数字服务方面也是最大的市场之一。未来,宝马将进一步加强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协作,推动两国乃至全球的产业繁荣与发展。
主题演讲

施睿哲

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成立,是奥迪在中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新企业不仅将生产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智能电动汽车,还将在数字化、效率和可持续生产方面带来更多创新,也将成为奥迪全面支持“双碳”目标的强有力证明。
主题演讲

蒋健

博世中国副总裁

博世在多个层面助力中德汽车技术和产业合作共赢,包括加强本土研发、开放合作、技术投资,进一步打造面向未来的产业生态。比如智能网联汽车带来很多新的机遇,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正成为主流配置,软硬分离、电子电气架构正在向整车集中演进。
主题演讲

王伟宝

集度智驾负责人

无人化会是未来智能汽车3.0 时代的一个终极目标。集度的目标就是要创造汽车机器人新物种,打造“一镜到底”的数字世界的体验、“一驾到底”的智驾体验,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新标杆。同时,让用户感知到安全更为重要,在打造产品的过程中,集度将全面贯彻设计安全、验证安全、体验安全三大理念,实现设计、验证、感知的闭环,真正做到“安全可靠”。
开发者大会

未来汽车开发者大会
开发者大会主持人

徐耀宗

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北京)中心主任

在探索与创新的进程中,开发者是推动智能汽车技术落地生根的中坚力量。因此,以开发者的视角,洞察智能网联汽车与无人驾驶的技术、业务、解决方案的前沿创新,对夯实我国智能汽车技术底座、抢占全球未来汽车制造产业制高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主题演讲

邓志东

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工智能研究院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

对整个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而言,上下游企业需要通过自动驾驶的场景创新与相关政策的引领,利用智能路网新基建及其他产业生态的合力支撑来弥补目前人工智能缺乏认知智能的短板,进而加速中国L4 级自动驾驶的大规模商业化进程,走出一条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主题演讲

莱纳·霍夫曼

卡尔斯总经理

在当前的智能网联车辆安全性验证的进程中,室外测试场测试技术和室内测试技术正在迅速发展,以满足对ADAS 和ADS 安全保证不断增长的需求。未来,测试将通过完全数字化嵌入到基于场景的开发和验证过程中,这是一种新的、有前景的测试技术,可用于ADAS和ADS 规范可重复的高效测试。
主题演讲

白燕恭

艾迈斯欧司朗大中华区技术应用负责人

艾迈斯欧司朗产品所覆盖的传感、光源和可视化三个部分同样是整个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艾迈斯欧司朗正在积极拥抱新的技术,尝试各种新的商业模式落地,与客户和合作伙伴一起配合,以革命性的创新技术开启全新的智能驾驶体验,驶向汽车智能化的宇宙星辰。
主题演讲

魏东

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副总裁、首席安全运营官

在未来的智能网联时代,汽车就是机器人,具有自动驾驶、智能助理、忠诚陪伴、自我学习四个特征。汽车机器人的实现需要经历技术验证、商业验证、秩序和标准成熟及生态迭代四个产业变革阶段。未来5 年内,L4 级无人驾驶将在多个城市,较大区域内可规模化商业运营。10 年内,将有超过50% 的专业运营车辆更换为无人驾驶。
主题演讲

曹彦飞

英飞凌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汽车电子事业部负责人

到2030 年,全球半导体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其中的领头羊就是汽车半导体,汽车半导体大概是13%-15% 的年复合增长率,并且会分化出不同的赛道。比如与传统的动力总成相关的半导体,会以高于30% 的增速增长。未来汽车的宏观趋势是电气化、智能化,而半导体、微电子技术让汽车更环保、更安全、更智能。
主题演讲

李阳

四维图新智能驾驶研发部总经理、技术委员会主席

四维图新研发的行泊舱一体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集智能座舱域与智能驾驶域为一体,并采用分布式软件架构,支持软件算法的快速移植与硬件资源的灵活扩展,能够提升人们的乘用体验,完善车端和云端,人和车之间的交互。
主题演讲

武伟

商汤绝影智能汽车事业群车路协同产研副总裁

商汤绝影车路协同产品矩阵分为车、路、云三个部分,在车侧通过加装智能网联的轻量化算力设备解决价值创造问题,搭建了车城网移动感知源的IoT 平台。在图侧搭建了智能路侧计算单元平台,开启上帝全局视角的感知。在云侧,通过智算平台进行数据的汇聚计算,利用云控平台进行车辆的云端控制。
主题演讲

罗琳

文远知行副总裁

文远知行的创新产品包括出租车、小巴车、环卫车和货运车,这四款车在广州、上海、深圳、武汉等城市都已经正式上路公开测试和运营,并向市民提供全天时、全天候和全场景的公开服务。除了这四款产品之外,文员知行同时和博世集团正在合作开发打造L2 和L3级的自动驾驶高阶辅助驾驶量产方案。
主题演讲

周鑫

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

自动驾驶进入行业应用阶段,无人驾驶是起点不是终点,无人驾驶往往跟客户的各种应用场景业务相结合,所以必须跟集成商合作,必须跟行业伙伴合作。驭势科技将与生态合作伙伴一起搭建中间的L型技术平台,携手我们的生态伙伴,陆续推出巡检车、清洁车、配送车、零售车等新型智能网联汽车。
汽车企业专场

全球化之路
汽车专场主持人

陈璟玥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从销量快速增长期转变为稳定期,各大品牌产品矩阵不断丰富,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布局全球化市场成为打造世界品牌,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途径。作为本次大会的主题之一,“汽车企业专场:全球化之路”邀请了国内外产业界人士,共同探讨汽车产业的全球化之路,聚焦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从新技术、新生态、新模式的角度,探讨如何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开放合作的新格局。
主题演讲

姚振智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2021 年,我国汽车产销结束了连续3 年的下降局面,进入平稳增长阶段。新能源汽车成为最大亮点,连续7 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大幅提升至44.4%,汽车出口首次突破200 万辆,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汽车市场的回暖,为我国工业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稳定宏观经济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
主题演讲

陈士华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2012 年,中国汽车出口就已达到100 万辆。不过,2012-2020 年,中国汽车出口始终维持在这一水平。直到2021 年,中国汽车出口出现快速增长趋势。中国汽车出口量之所以在去年实现快速增长,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供应链体系比较完备,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汽车品牌在智能化、网联化方面的不断突破,产品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主题演讲

葛树志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

在全球范围内,特斯拉、丰田、通用、比亚迪等企业已经逐渐成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代表企业。而智能汽车的发展,关键还是要确保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汽车与道路的合作、对复杂环境中信号的识别等问题都决定着智能汽车的发展前景。
主题演讲

郁俊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全球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的融合、产业融合协同的生态化创新、换道超车推动高质量发展将成为全球新格局下中国汽车产业的机遇。与此同时,加快转型、拥抱变革,战略聚焦、开放融合,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好全球化之路的关键。广汽力争到2035 年以智能网联新能源产业园为核心,打造万亿规模的广汽集团,在全球新格局新机遇背景下,广汽将以国际化带动全球化,助力实现万亿广汽。
主题演讲

褚景尧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智能网联中心总师

从2014 年到现在,网联化和电动化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电动汽车所占的比例飞速增长、L3/L4 级别自动驾驶水平逐步取得突破。而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这项技术正在为汽车产业重新定义生态圈,在通往自动驾驶的道路上,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北汽愿与全球的相关产业、人工智能公司携手,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主题演讲

奉玮

蔚来汽车首席财务官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智能网联汽车需要遵从各国关于数字安全、个人隐私的法律法规。因此,蔚来汽车在进入欧洲市场后,始终坚持必须满足当地最严格的GDPR 标准。蔚来汽车在法务、数据安全、数字座舱等方面,始终不遗余力地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智能网联汽车的全球化是基础设施的全球化,包括云服务、智能网联服务、补能服务、售后服务。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要求远远高于燃油车。
主题演讲

宋爽

重庆长安汽车国际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作为中国汽车四大集团阵营企业之一,长安汽车始终坚持大力发展自主研发能力,将核心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打造自身硬实力。长安汽车经过30 年的海外持续耕耘,足迹已经遍布全球70 余个国家,形成了包括中东、北非、中南美、亚太在内的多个万辆级重点区域市场。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出口突破10 万台,同比增长超过50%,创历史新高。

Hosts

主办单位

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Organizers

承办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Executive units

执行单位

北京赛迪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北京艾迪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汽四方会展有限公司

Special cooperation units

特别合作单位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CAICV)、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中国汽车工程学会(SAE-China)、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

Relevant

大会地址

地址 北京市顺义区京沈路与天北路交汇处西北角

电话 010-84600000

乘车路线
观众可乘坐915、915支2、915支3、916、918、923、934、936支、936区、942支、955、970、980、987等公交线路至顺义马连店或花梨坎公交车站下车,步行前往新国展参观即可。


无论您从北京的哪个站点进入地铁乘车,均须汇聚到望京西站换转乘地铁15号线后约10分钟可抵达新国展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