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再加速
发布时间:2023-08-22 14:25:51 来源:未知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不断调整优化汽车产业绿色布局和产业升级转型,形成三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image.png


  今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有关部门以及京津冀三地政府共同编制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中提到,下一阶段工信部将聚焦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推动深化产业链区域协作,协同培育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氢能、工业互联网、高端工业母机、机器人等六条重点产业链。

  如何发挥好三地的自身优势,将成为京津冀地区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京”益求精 配套设施加速发展

  在北京,顺义区积极迎接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打造了“产业联盟+创新中心+测试场+车联网+排放测试道路+运营示范+基金+特色产业园”八位一体的生态体系,全面助力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实现突破。

  在车端,顺义聚集了超80家智能网联上下游企业,涉及自动驾驶、智能芯片、传感器、高精地图、信息安全、出行服务等产业。北汽、理想、宝马、美团、百度等智能网联重点企业都相继在顺义开展测试和自动驾驶应用的道路测试。

  在路端,顺义打造了将近200平方公里的智能网联产业生态示范区,筹建了1200亩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开放了全市里程最长、应用场景最丰富的408公里测试道路。目前一期建设面积达300亩的封闭测试场已经投入运营,覆盖了城市、社区、园区、景区、乡村等日常场景,并率先允许无人配送车开展道路测试,实现了从封闭园区到公开道路的首次突破。

  针对无人车驾驶安全问题,顺义发布了《北京市无人配送车管理实施指南》,对无人配送车的申请条件、车辆要求、运营安全要求、交通规则和行车规则以及申报流程进行了严格规范,鼓励企业探索多种商业化的运营模式。

  北京市顺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建新透露,接下来,顺义区将集聚信息通信、人工智能、操作系统、高精地图、感知算法等核心配套企业,打造以无人配送为特色的智能网联汽车生态体系。

  同时,位于北京亦庄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也迎来了规模化验收。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主任孔磊公开表示,今年将在建成的60平方公里基础上,在亦庄新城范围内再建设100平方公里,并逐步扩展完成全市500平方公里的示范区扩区建设。


“津”非昔比 全市之力支持发展

  在随着技术和产业的不断成熟,国家顶层规划以及产业政策日趋完善的大背景下。天津市也不甘落后,构建了涵盖环境感知、决策控制、系统集成以及测试评价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支撑体系,形成了标准先行、研发创新、孵化培育的发展模式。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王飞介绍,天津拥有一汽丰田、一汽-大众等整车企业,产能达到145万辆,整车产品的智能网联渗透率不断提高,已基本实现中高端车型L2级别全覆盖。此外,天津还聚集了经纬恒润、中科慧眼、中汽数据、西青天安智联等智能关键部件企业。

  在政策突破方面,天津出台了《天津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实施细则(试行)》,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开放1000公里开放道路;西青区出台了《支持低速无人驾驶小车运营指导意见(试行)》,支持物流送餐等低速小车商业应用。

  目前,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正在牵头编制《天津市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实施方案》,将持续推进天津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推动自动驾驶及车联网规模化应用,完善测试验证和评价体系,培育智能驾驶关键零部件,加快车规芯片技术研发,聚集上下游企业高质量发展。


“冀”往开来 加强合作支撑发展 

  河北是我国的传统汽车大省,汽车工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历经50多年的发展整合、转型升级,汽车产业已成为保定市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作为我国的煤炭、钢铁资源大城,河北在能源供给和汽车制造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加快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提出,要以保定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承载区,辐射涿州市、保定市徐水区、顺平县、博野县等区域,发展关键材料、零部件配套、整车制造等汽车全产业链,建成智能化、新能源汽车时代的“保定·中国汽车城”,到2027年,产业集群营业收入预计突破2500亿元,跻身全球汽车产业集群第一方阵。

  “河北要强化与京津科技创新中心、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汽车整车、零部件生产、电池制造企业的联系,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引入河北、引入企业。还要加强人才交流,通过多种途径吸引科技人才来河北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建议,河北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也是未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今年的河北两会期间,河北省政协委员、河北跃迪新能源科技集团董事长吕洪涛建议,应加强产业分工协作,推进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发展

  在他看来,北京具有技术、人才、机构和市场优势,天津具有新能源产业集群优势,河北具有产业制造基地的优势。吕洪涛建议,应整合资源、分工协作,依托北京和天津的研发资源优势,搭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平台,推进关键系统研发,同时依托区域内整车企业,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制及产业化,并加快新能源汽车关键系统及零部件企业建设,形成产业链。

  为推进京津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合作向广、向深拓展,共同构建高能级的产业协同生态圈,定于9月20日至24日召开的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举办“京津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协同交流会”。

  交流会将邀请北京、天津、河北的政府领导、车企代表及行业专业学者,围绕技术标准协同、产业政策协同、产业发展路径协同等内容开展深入研讨交流,发布《京津冀智能网联汽车区域合作倡议》等产业协同相关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