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充市场不只“快”字了得
发布时间:2023-08-21 14:27:51 来源:未知

导语:1杯咖啡电量满满,超充市场即将迎来黄金期。


  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充电基础设施也已进入黄金时代,但充电设施依然面临用户体验差、运营质量低等挑战。

  有专家指出,未来,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是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一代智能充电网络的关键路径,而快充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支撑,它可以提高用户体验、解决充电桩资源不足等问题,超充就更是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突破口。


image.png


新能源汽车需要“快”

  “不怕新能源汽车跑高速,怕的是充电不方便,尤其是赶时间的时候会让人很崩溃。”一位新能源汽车车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新能源汽车加速普及已成为大势所趋,当汽车成为移动终端,消费者对于汽车充电速度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慢充方式需要较长时间来完成充电,不太适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而快充技术可以大幅减少充电时间,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和体验感。

  今年3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电动汽车补能太慢就要解决快速补电的问题,现在要逐步从快充向超充过渡,在过渡过程中间还可以继续使用快充,用两把枪来充,就是充电功率加倍,甚至三把枪充也可以。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在8月14日发布的《高压快充,破解新能源车里程焦虑新解法》中指出,当前,电动汽车发展的核心痛点是里程焦虑,补能焦虑是制约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新能源汽车进入高压快充加速发展时期,快充技术成为缓解补能焦虑的有效途径。

  《中国高压快充产业发展报告(2023-2025)》显示,在电动汽车推广初期,消费者对充电速度关注不多,电动汽车补能方式以慢充为主,充电倍率在0.5C以下;随着电动汽车的加速渗透、电池容量的不断增加,原有补能效率已不能满足用户需求,驱动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得到突破,用户强烈需要“5min以内快速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快捷”。但当前电动汽车平均充电时长普遍在1小时以上,且匹配快充需求的直流充电桩数量不足,无法满足用户快速补能的需要。

  2023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30%,后续跨越电动车渗透率鸿沟,推广快充是必然之路。记者采访到行业资深专家,他表示,快充的发展对于推广新能源汽车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快速充电,驾驶者可以更方便地在长途旅行时进行充电,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出行效率。此外,快充技术也有助于解决城市充电桩资源紧张的问题,提高充电效率,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可接受程度。

  今年1月,湖北省人大代表,集度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首席执行官兼技术总监夏一平就建议,加快新能源汽车大功率快充发展,推动解决快充站等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及运维问题,鼓励多主体参与发展建设和运营。

  然而,有敏锐市场嗅觉的企业已经不再满足快充而是向“充电10分钟续航400-600公里”进军了。记者甚至大胆向受访新能源汽车车主提问:“如果超充比快充贵2倍,你如何选择?”他笑笑说:“还是选择超充,我的车续航510km,这样的话一杯咖啡的时间电量就满了,何乐而不为?”


超充市场顺势而为

  7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 (以下简称《措施》)。《措施》指出,要加强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落实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等政策措施。其中,“引导用户广泛参与智能有序充电和车网互动,鼓励开展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互动应用试点示范工作”成为企业响应促进汽车消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超充成为企业争锋的重要抓手。

  为了满足用户快速补能的需要,电动汽车及上下游供应链、充电网络、电力系统等全生态企业,正加快发展大功率高压快充,补电时间向10分钟以内迈进。

  8月16日,记者在2023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展览现场了解到,华为全液态超充桩采用先进的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为新能源汽车充电。华为数字能源相关负责人告诉《新能源汽车报》记者:“我们全液态超充桩是可以达到5分钟充200公里的,10分钟是可以充到400公里的,是行业普遍水平的4倍。”

image.png

  事实上,超充技术一直都有,只是在技术方面各有差异,目前最需要关注的是新的超充电池在成本方面是否有优势,以及超充电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寿命的衰减情况。

  国内充电网巨头特来电在超充路上遥遥领先,去年发布的液冷超充桩最高充电功率可达600千瓦,充电5分钟续航300多公里。

  近日,宁德时代发布神行超充电池——全球首款磷酸铁锂4C超充电池,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

  而此前呼声很大的特斯拉,超充也只能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200公里,只比普通快充快1倍多。

  各大车企纷纷布局高压快充车型,广汽、小鹏、北汽、东风、长安等均已推出基于800V及以上高压平台的高端车向4C及以上迈进,快充性能可以达到“充电十分钟,续航增加200公里左右”。4C是什么概念?大概是电池充满时间缩短至15分钟。

  为何企业将超充瞄准液冷超充?“液冷超充是一种将液冷技术应用于电动车辆超充系统的创新发展。它可以通过循环液体来冷却电动汽车的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以提高充电效率和延长电池寿命。”

  华为数字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液冷超充是替代传统风冷系统的一种更高效和更可靠的冷却解决方案。记者了解到,目前,液冷超充小鹏P9、阿维塔等车型已投入使用,其他车型也可实现超充,智能的充电桩可以自动调节充电速率以匹配不同车型。“目前,北京五棵松停车场已有4个全液态超充桩”,相信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更多突破性进展。

  独行快、众行远。未来,产业链上下游不只将重心聚焦在充电的核心技术与创新解决方案上,更应该携手伙伴共同打造开放合作的产业生态,共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为充电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近日,记者从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组委会了解到,今年大会将于9月20-24日在北京顺义召开。其中,“全球创新成果发布秀”作为今年会议的一大亮点,将聚焦数字化与智能化赋能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场景及研究成果。

  据悉,一汽、长安、北汽、比亚迪、理想等整车企业,华为、百度、阿里等科技企业,地平线、中兴通讯等芯片企业等都受邀参加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让科技企业赋能汽车企业,让更多车企在智能时代取胜。